
张焰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临床心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一、社会职务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17-012)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常务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及第二届第三届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团体辅导与咨询学部主任委员
中国社工联合会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服务队专家
中国社工联合会首届青少年学校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首届社区心理工作委员会委员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社会心理联合会督导专业委员会首届专家督导师
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危机心理援助与创伤心理治疗专委会委员
美国团体治疗协会(AGPA)会员
二、教育经历
本科: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
硕士:人格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博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三、专业特长
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青少年及大学生心理发展辅导、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辅导、恋爱关系及夫妻关系辅导、神经症与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青少年学习与成长辅导、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家庭教育与婚姻关系等团体心理辅导;神经症及人格障碍的团体治疗等。
企业员工团体培训:团队建设、组织管理、员工自信心训练等。曾面向中国电信、中铝集团、中国石油、外交部、劳动部、微软中国总部、中国残联、航天五院、安信证券、301医院等、复兴医院等单位和部门员工进行压力管理、心理调适、自信力提升、人际沟通、团队建设等团体培训。
四、学术成果
(一)论文:
1、“试论低自我价值感者的成就动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25(4),人大复印资料收藏
2、“从青少年学生的评价看教师的人格结构”《心理科学》2005,3
3、“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4、“把握德育途径的基本规律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5、“优秀教师人格特质的文献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
6、 “教师素质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7、“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机制”《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2
8、“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中国教师》2006,10
9、“强迫症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探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007,1
10、“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编制研究” 《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5,5
11、“特殊理论导向结构化团体咨询研究范式的建构”《心理学进展》2016,1
12、“基于依恋理论的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编制的研究” 《心理学进展》2017,3
(二)著作: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参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
2.《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3.《大学生心理辅导理论与实务》(参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5)
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
5.《心理调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译丛》(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6.《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副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15,5)
7.《大学生依恋和自我同一性与网络交往动机的关系研究》独立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4)
8.《团体辅导与危机心理干预》,参加撰写其中一章,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12)
9.《团体心理治疗中的依恋》,首席译者,主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8)
(三)演讲:
2016,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中国青年网、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
2020,疫情期间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央视网转播
2020,疫情期间青少年的自我成长,爱心战役(百名心理专家讲座),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举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2022,人际关系视角下依恋理论的应用和案例分析,万生心语咨询有限公司
五、获奖情况
(一)项目获奖
•200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工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王建中、樊富珉、马喜亭、张焰、金蓉(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 高校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和实践
马喜亭、张焰、王慧琳、吴惠、暴占光(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0 活动渗透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吴惠、马喜亭、张焰、王慧琳、李卫华(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 基于依恋理论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
张焰(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立项)
•2021,山西运城市应用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继续教育项目,项目负责人,总督导
(二)个人获奖
•2013-2014,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教工委
•201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工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
•2015-201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工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
•2017,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十年奉献奖,北京市教工委
•2020年,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教工委
(三)论文获奖
•2007,强迫症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特点叹息,第10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5,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问卷的编制,第12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大会,论文优秀一等奖
• 2018,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影响机制和干预效果的案例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四)纪念奖
•2020,志愿者证书,教育部华中师大心理援助热线平台
•2020,“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伦理专家纪念”,“督导师纪念”,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2020,武汉心战疫,志愿服务纪念,武汉市心理医院
•2020,志愿者纪念,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益心理援助“启明灯”项目
咨询、合作,请联系小板栗15701631390